“你这一担子胡瓜品相好,若是担去官办的菜铺子,应是能卖到十三四文。”
“早些回来。”
第二日一早,天还未亮的时候,他们两口子便摸黑起来了,简单吃过一些饭食填饱了肚子,这汉子便挑上担子打算进城去了。
si m i s h u wu. c o m
来卖,应是能挣些钱财。
“……”
“哎。”
越往常乐县城的方向走,就越多人气,不时能遇到放羊的孩童,耕地的农人,还有一些像他一样挑着担子进城的。
“去年也不便宜,两三
胡瓜,还没巴掌那么长,就要一文钱。”
“嗨。”
“哎。”
“路上当心些。”
“我听说他们那边的人都快把荒滩上的野草给挠没了,都
回去烧火去了,没点火星子,冬里如何能种得出胡瓜?”
“你们可知常乐县里
,现如今这胡瓜是个什么价?”
这人在铺
于是他便把担子停在一家铺子外
的屋檐下,与铺子里的一个十多岁的少年郎讨了一碗清水来喝,那少年郎倒是个和善的,不仅与他端了一碗清水出来,还与他搬了一张胡凳,言是这会儿日
大,叫他多歇会儿再走。
这汉子回家以后,思来想去,便决定要种胡瓜,因为他们村子离城远,若是前一日把菜摘好,第二日再走恁远的路,菜叶都要蔫了,还是种胡瓜好,更经得住放,胡瓜吃起来清甜爽口,大伙儿也都比较喜欢。
这两三亩地的胡瓜种下去,也很是要花费一些力气去侍弄,浇水施
捉虫搭架子,等到第一批胡瓜可以采摘的时候,时间已是入夏。
穷人家没有牛
骆驼,家里唯一一
母驴,前些时候
上种了,也得悠着些使唤,于是这一担子胡瓜,百来斤重,他便只好用肩膀担到城里去卖。
“听闻敦煌那边,冬日里
最贵那会儿,一斤胡瓜都能卖到两三文。”
“今年城里
的胡人比往年多,菜价也比往年高些。”
官办的铺子不要,便只得挑到街上去兜售,常乐县那些酒肆食铺,虽说主要都从那官办的铺子里买菜,但他们自己若是遇着合适的,有时候也会买些,即便是客人不点,自家人也得吃饭不是。
“那都是早两年的事情了。”
“你这胡瓜种得好啊。”
“快些走快些走。”
“价钱颇佳。”
“我等还是快些走吧,他们那里当日的菜蔬若是收满了,便不再收了。”
这农
挑着一担胡瓜走在大街上,中午日
正晒,他又走了这么大半天的路,腹中饥饿,又觉十分口渴。
天色渐渐亮透了,戈
滩上空旷又荒芜,很少人烟,这汉子担着一担子胡瓜行走在碎石路上,脚掌踩在路面,发出沙沙声响,他一面走着,一面心里提防着,万一遇着狼,他得及时把担子放下来,抽出扁担,一扁担当着那些畜生的门面抽过去……
只这卖菜一事,说来着实也是不易,眼下这时节天气
和了,城里
这些百姓家家
也都有菜园子,节俭些的人家,便也不肯花钱买菜,要说日子富裕些的,这城里
总共也没几
。
就这样一路走到了常乐县城,进了城门以后,几人一路就往那官办的菜铺子去了,进去一问,果然还是来得晚了,好些菜今日都已收够了,这也无法,要怪也只能怪他们住得实在太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