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平安传(校对全本+隐藏) > 分卷阅读118

分卷阅读118

        他提着笔在空中,看着窗想了好一阵,然后撩起袖子,便开始埋疾书打草稿。

        基于这样的揣摩圣意,张宁认为朱瞻基下旨从越南撤军肯定不太高兴。但是为人民减轻负担、发展经济是既定国策,交趾郡对明朝国防本构不成太大的威胁,从决策层面上看撤军是迟早的事;不然满朝臣僚都不认同,就连朱瞻基在表面上也肯定认为张宁在胡乱进言,皇帝并非不识时务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宁正在家里写奏疏,要在新皇面前说点什么建议,因为宣德刚刚登上帝位肯定感觉很新鲜,心情好容易纳谏,在这时候上书言点事是很不错的。当然之前的劝进表他也上过,刚回家那两天睡觉了,醒来没多久就补上了表奏。

        诏书很长,内容非常丰富,几乎括了帝国日常政务的各个方面。其中有对罪人、匠人、军人多种情况下的理规定,对垦荒、征税、采办、供给办法等等,都了颇为详尽的规定。这份诏书正是出自杨士奇之手,作者和内容两方面,确定了前期以杨士奇为首的官僚班子、以及宣德朝将要实行的治国纲领和基调。

si  m  i  s  h  u  wu.  c  o  m

        ……很多犯人都可以获赦了,大明迎来了又一个崭新的开始。不过也有很多人在新的开始之前就结束了,还有一个有幸听到了盛大的中和韶乐,但对她来说却像是丧钟,那便是王美人。宣德帝即位不久,她终于毫无征兆地死在了关押她的室内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张宁想出了一种兼顾的方法,自名为“面地撤军”。此时在交趾郡最大的一抵抗军是黎利的人,永乐时便发动蓝山起义,自号平定王,一直到现在都没被消灭,成为南明军的一大敌人;其地位就相当于拉登、卡扎菲之,算得上顽疾比较难搞,在交趾郡被当地人奉为救世主,但在朝廷里他就是个反人类、反王、反普世价值观的负面人物,一个乱党的目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进点什么言论?他左右思量过了,不能说他们朱家的私事,虽然家国天下一的,但一般人说这种事就是没事找抽型,听说洪熙帝时皇家私生活的李时勉在新皇登基后好像还要倒霉;朱瞻基暂时没提藩王那一茬,张宁觉得也不应该拿汉王说事,说这事还可能拉汉王兄弟几个的仇恨,至少他们现在还好好的当着藩王,一时间惹不起……当然奏疏也不能完全写朱瞻基不关心的废话,那样的话写了等于没写,毫无意义。最后张宁决定写越南战争的建议。

        被关押的其间王美人情绪不定,时而惊恐时而沮丧,有时候还发狂说胡话。她说先帝不是病死的,是被人下毒害死的,一开始说是某某已经殉葬的妃子争风吃醋下的毒,后来又说是新皇宣德帝早有不臣之心想尽快登基,去南京之前阴谋设计好的……但她说什么都没用,从这样一个人口里说出来的话,人们全当是胡言乱语。然后她就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宁的上书建议就是先在越南发动最后一次战争,先打败黎利军,把面子捞足了也不枉在越南干了那么多年仗费了那么多银子和人命;然后谈判撤军,以承认黎利统治越南的合法地位等条件,让他向明朝称臣。

五日以后,军官及旗军将军、力士、校尉、舍人、余丁,除犯反叛党恶不宥外,其余有犯发各立功赎罪及降出充军,等项并送兵查理,复其职役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夏秋之交,天气炎热蚊虫很多,赵二娘今天勤快的,一会儿忙着磨墨一会儿忙着打扇,扇风又赶虫,弄得张宁琢磨文辞的时候还不忘夸她几句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宁和朱瞻基相过几日,私下觉得这个皇帝应该是心气很高的人。朱瞻基从小应该在永乐大帝那里受熏陶学习了很多东西,也可能受永乐帝那种“心”的影响,好大喜功之余,更可能很爱面子。

【1】【2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绝代仙子的沦丧 少妇夏禾 娇妻沉沦日记 掌中的美母 我的黑人舍友兄弟帮我教训婊子前女友 仙魔同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