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还要认字?”
“要。”沈清茗连忙去柜子里倒腾,拿出来的却不是笔墨纸砚,而是一盘沙子。一个由方格木片钉在一起
成的木盘中盛着洗干净的细沙,沈清茗把沙子铺平,先在上面默写这几天认的字。其实她并非不认字,她的爹娘都读过书,因此启蒙的时间比别人早,也有幸认过几个字,简单的字符她是认识的,其中就包括自己的名字。
沈清茗写下一些常规的字,牛、
、骡、桃花村、从一到拾、梅花鹿等等,大
分都是日常生活需要用到的,其中还包括她的名字,和龙卿的名字。“龙卿”两个字几乎被她刻入了脑子里,已经比自己的名字还熟练了。
龙卿在一边看她写字,眼中化着一抹笑,此时,一个小姑娘在盘子里写字,另一个年长些的姑娘时不时指点一二,烛光把她们的侧脸照亮,也把眼中的温柔突显出来,那画面说不出的温馨。
默写一轮,龙卿拿起算盘,其实她对珠算也是一知半解,倒不是太惫懒,而是她不需要这些谋生手段。再者,她的寿命太长了,兴许曾经的某一年心血来
学的
通,但在漫长的岁月中,她淡忘了许多东西,以致于表现出来的就是什么都懂一些,但又什么都不
通。
现在沈清茗已经会加减乘除了,给简单的数字是能算出来的。但只会用数字算是不行的,需得结合实际运用。
龙卿想了想,对沈清茗说:“听着,有一年皇帝颁令,每亩地征收税粮为三斗米,今有一老农,家有良田二十亩,共十五口人,其中七口为幼儿,算成人每人日进一斗米,幼儿日进半斗,如此,每亩地收成多少才能满足全家不饿肚子。”
“啊?”
沈清茗目瞪口呆,感觉脑子好像转不过来弯了。
龙卿忍着笑,提醒她:“慢一点,先算一年老农一家要吃多少粮食。”
沈清茗想了想:“十二个月是三百六十五日,一个大人一年要吃三百六十五斗,一个小孩是一百八十二斗半。”
“那八个大人,七个小孩总共多少?”
“四千一百九十七斗半。”
“不错,再平均到二十亩地的收成上,官府还要一亩征税三斗,那每亩至少要多少?”
沈清茗的脑子转的飞快,手指快速在算盘上拨弄,眼睛一亮:“约莫二百一十二斗多一些,十斗为一石,那就是至少二十二石呀。”报出数字后,沈清茗的脸也随之垮下来:“老农破产了。”
“噗!”
龙卿忍俊不禁:“嗯,目前良田一般亩产十石,还得是风调雨顺的时候,的确破产了。”
“阿卿,再出个题吧?”沈清茗兴致盎然,她觉得算题很有意思,珠算似乎不难,女子也能轻易掌握。